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美食 列表

霞浦三沙小吃

发布:2014-08-24 16:52:08来源:霞浦摄影网

三沙粿籽


 


三沙的“闽南糊”闻名遐迩。但它冠以“闽南糊”二字,作为地方风味还不够地道。

一种近似“闽南糊”但比“闽南糊”更“水”,更大众化的佳肴,就是三沙粿籽,可以说,它是正宗的三沙风味小食。
三沙粿籽,选料跟“闽南糊”相似,也是将炒熟(或油煎)的花生去膜,配料基本与闽南湖一样将三沙特产的虾仁、墨鱼和瘦肉、芹菜、香菇、笋干、葱等切成碎块,合为一锅煮熟后盛进盆后,待汤料冷却后,把三沙出产的精白地瓜粉(三沙沙地出产的地瓜)研成粉末,放进汤盆中与上述佐料搅拌成糊状。 然后,灶锅中开始烧油汤,待油汤滚沸后,就用汤匙把盆中的糊状原料一粒粒均匀地舀进滚汤中,原料在滚锅中迅速硬结,形成米粿,三沙粿籽因此得名。

三沙粿籽吃之鲜嫩、香醇、集山珍海味于一弹丸之中,既可充饥又可品尝,可谓雅俗共赏的大众化食品。

三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煮粿籽,尽管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现代化,人们的食品越来越精,但三沙粿籽这种大路货还是很受欢迎,近来三沙街面上也出现了专门煮三沙粿籽的店铺,而且生意兴隆。有些外来客食之,评论说:“看起来一粒粒黑不溜秋的但吃起来却香喷喷;滑溜溜的,余味无穷”。

                                    三沙鸡卷

         

 


“鸡卷”也可称“鸡脖子”,是具有三沙著名风味小吃之一,三沙守敦菜馆制作的“鸡卷”在1992年闽东地方风味小吃比赛中曾获“优秀奖”。“鸡卷”更又闻名全区。来三沙旅游的客人临走时,多要带几个回家品尝。

“鸡卷”制作选料较精细。先将瘦猪肉将制成细末,然后再把葱白切成细末,用适量的味精、精盐,一并放到一小盆中调匀,再把瘦肉,葱白细末用手揉成圆筒状,用上等的板沙油包卷成直径为3厘米长段小圆杆状,然后再把小圆杆切成一节节(每节约4厘米),外蘸匀一层湿面粉,放到油锅油炸,炸至外表呈金黄色时捞起,放入漏勺中沥去油,装要菜上,此时一惟妙惟肖的“鸡脖子”就呈现在顾客面前。“鸡脖子”

“鸡卷”外皮金黄酥骨,内心香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开胃、减肥瘦身的功效。

                                           三沙春卷

              

 

油炸薄饼卷是闽东三沙独有的风味小吃,逢年过节桌上必吃的一道菜。它价廉物美,虽然上不了大宴席,但很为大众所喜欢。
油炸薄饼卷制作比较简单,要用米粉和一些豆芽菜、韭菜、葱等配料用猪油热锅快炒,然后用面粉制成薄饼包卷成一筒一筒。包完后再把薄饼卷粘滚上一层湿面粉,放入油锅中炸之。炸完后外表呈金黄色时捞起,放入漏勺中沥去油,稍凉后就可食之,外香酥爽口,炒热的豆芽菜又质地松软,鲜润带荤,更饶味道。
这是三沙一种很大众化的小吃。在街头巷尾油炸摊点都可以买到。

                                   三沙锅边糊
 
          
锅边糊在我县不是三沙独有。我要介绍的是具有三沙特色的锅边糊。

记得童年时,在三沙东澳澳口祠堂边,有一家锅边糊店,开店的老板叫水蝊婶,据说是因她体态白胖而得此名的。

水蝊婶的锅边糊店是由一间老屋改造而成,两张方桌条凳,朴素无华。店铺没挂什么招牌,只是水蝊婶比一般的海边女人打扮得清爽、利落,脑后挽着髻,插着一朵大红纸花,头发抹着芦荟油,丝纹不乱。她每煮完一锅锅边糊,就亮开好听的嗓门,叫着:来呀!一一锅边糊,正起鼎,好吃无处讲起!

水蝊婶的店铺里边角落摆着一台青石磨,有一身板硬朗的老妪,坐在旁边“依依呀呀”地推着石磨,原来那煮锅边糊的雪白的米浆,就是从此.石磨中磨出来的。而我们现在城乡店铺煮的锅

边糊都是电机磨浆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广告是何物,现在回想起来,水蝊婶店铺里的青石磨其实是最生动,最有魅力的广告了。

三沙的锅边糊汤料是很有特色的,选的是澳口网糟船刚从定置网中捞回的鲜虾,有的虾在下锅前还活蹦乱跳的。用这样的虾煮出的汤料特别的清甜、爽口。难怪那些在澳口修船补网的、打绳烤船底的渔民们,一听到水蝊婶和青石磨的叫声,都为之唾涎若滴。记得当时很多渔汉子在此打赌吃锅边糊,有一个破记录吃了二十海碗还不罢休。

离开家乡后,偶尔也到城里小食店吃锅边糊,但却再也品不出那用青石磨磨出的锅边糊韵味了。

 
                                        三沙“猫仔饭”
 
               
 
每当有人在工作休闲饥渴,争相辟里啪啦地开启着各种包装精美的易拉罐装“八宝粥”时,我就想起家乡那极具特色的“猫仔粥”。

我的家乡三沙渔港,大部分居民都是闽南移民,保留着闽南人常年吃粥的习俗。“猫仔粥”也是由闽南传入的,最早是指财主家用残羹剩饭煮来喂猫的粥,后来演变为用多种食品混合着煮的一种传统粥食。

我的童年,正逢三年饥荒困难时期。一九六一年春,家乡的饥荒发展到了极点,我家一个邻居饥饿难忍,跑到渔业队的网寮里,把渔民准备染网用的“金刚刺”(一种可以染网的野生植物块茎)拿来煮食充饥,结果中毒肚胀死亡。一时间,“饿死人”的恐怖阴影笼罩在家乡的大街小巷。这时,家乡人民开始用煮“猫仔粥”的办法来对付日趋严重的饥饿,最早是用各味野菜、地米菇(雨后长在岩缝中的苔藓)、地瓜叶掺和着小量的米糠和盐巴煮,就这样用少量的食物,多加水分,煮成大锅的“猫仔粥”,尽量让左邻右舍都能分享裹腹,而且邻里之间轮流着煮,只要有一家煮“猫仔粥”,就有几家人不饿。当时,家乡邻近山坡野地里的各种野菜都被人采食光了,唯有三沙郊区农民种的一种“盖菜”(芥菜的一种)却长得极快又茂盛,大者可及一人高,叶片宽厚碧绿,茎杆粗壮,内心白嫩可食。是当时家乡人民煮“猫仔粥”的主料,只要用一棵大“盖菜”,就可以煮一大锅的“猫仔粥”。“盖菜”被家乡人民称为“救命菜”。

记得邻居有个名叫“雨咩”的老渔民,他喝粥时,就像表演杂技一样,会引来很多小孩的围观,他那结满老茧的手掌,捧着一大海碗的粥,却可以在海碗底下,手掌四周夹带四个小酒杯,每个酒杯里放着不同的杂鱼干,他每天都是这样如猛兽般蹲着喝粥,而且谈笑自如。他虽然是文盲,却知道很多历史掌故,轶闻趣事,跟他在一起你就会忘掉那是一个可以饿死人的年代。他经常笑着对我们后生仔说:“别小看这‘猫仔粥’像乞丐食,但在古代却是皇帝吃过的。”接着,他就对我讲起南宋末年闽南“猫仔粥”救了小皇帝赵丙的命,并由小皇帝命名“猫仔粥”的传说。

“猫仔粥”,把饥饿和困苦稀释到最低的限度,使我们这些生不逢时的渔家子弟,能平安地度过那饥饿的年代,而且陶冶了我们不管处在何种逆境中都具有家乡渔民们那种笑对困难,以苦为乐的生活情怀。

三沙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三沙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三沙风俗中的喜庆名菜。三沙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

三沙产肉燕,选自上好的燕皮,打制燕皮时,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地瓜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食时颇有燕窝风味,非常爽口,故被誉为肉燕皮。原料配方精肉50千克,淀粉50千克,糯米4千克,植物灰碱0.5千克。

燕丸用料与肉燕相似。将猪肉、鱼剁为肉泥,加上味精、绍酒、骨汤、芹菜末(或葱末)、虾油(或精盐)、淀粉,用筷子拌匀。另将干肉燕皮切成丝条状,把肉泥捏成球形,置燕丝中滚动,用手捏紧,使燕丝均匀掺入肉泥球中,再摆在笼屉中,用旺火煮熟,即成燕丸。将燕丸放在汤碗中,撒上芹菜末等,将骨汤下锅烧沸,调味后冲入燕丸中,洒上麻油即成。


红薯酥糖


 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抗癌、保健的诸多功效。有“长寿食品”之誉。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冠军菜。红薯酥糖做法是先将红甘薯去皮,切成滚刀块,用七成热的油炸成浅黄色,红薯熟后捞出待用。

然后将炒锅置于火口,加入清水100克,开后下入白糖,用手勺不断搅炒,待白糖起花(糖的颜色以浅黄色为度),把炸好的红薯块放入,翻炒均匀,使糖花均匀地挂在红薯块上,取芝麻撒在红薯上,迅速装盘,盘子事先抹上油,以免粘盘。快速端给食者。同时带上一碗凉水,供食者涮筷子,蘸水。蘸水后,红薯块上的糖与糖葫芦相似,也降低了糖的温度,不烫嘴。

红薯酥糖的特点是具有甘薯的特殊香味,酥脆无渣,呈浅金黄色,光泽晶亮,外脆里软,味道香甜可口,是压味菜。


面茶糕


 面茶糕是三沙小吃中的滋补佳品,面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面茶在三沙,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三沙人恐怕无此吃法的。这种吃法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既不乱糊,又不烫嘴,真是别具特色。

三沙面茶,制法考究,风味独特,是一种香甜可口的食品,且能健脾补胃,既可当饭吃,又可作为点心,旅游携带,尤为方便,兹将制作方法介绍于下,原料:糯米粉、白砂糖、熟猪油、精面粉、麦牙糖、葱、食用盐等。制法:取精面粉下锅焙炒,不停翻动,炒至焦黄,离火,待凉后,加麦牙糖、白砂糖、食用盐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加上用葱和熟猪油提练过滤的精练油,研细备用。糯米粉也炒至微黄,加适量麦牙糖拌搓均匀,最后白糯米粉与面茶压成糕状。面茶糕是一种非油炸谷物休闲食品,在风味上兼具油面茶和炒面的优点,在口感上优于这两类产品,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沸水冲调热饮,还可以直接用冷水冲调食用。

面茶糕是三沙镇传统手工甜糕点,确实不愧为三沙名小吃,口感极佳,甜而不腻,入口品茶即化,还不沾牙。现已成为馈赠外地亲友佳品。


红龟


 红龟属于传统的三沙小吃。流行于闽南和对岸台湾,是节庆喜事必备的包馅果品和独特小吃。其外表如碗面大小的红龟果,状如龟背,极像一个微型的飞碟,果皮加入少量的红色食用染料,故名。在闽南和台湾人心目中,红龟果是食品与生活中的吉祥物,走亲访友它常被选为礼品。人们在互赠红龟果分享喜庆,增进情谊,同时也见证红龟果的历史沧桑。龟甲象征龟是四灵之一(龙凤麟龟),象征吉祥长寿,人都要吉利求长寿,古代老祖宗就以龟为牲礼之一,后来因为活龟来得不容易,逐渐就以龟的米食——红龟粿来替代,沿用至今。在三沙小孩周岁时,家长都要订制大量红龟粿,分发给亲朋好友,寓意龟寿绵延之意。

从果皮的制作到馅料选用十分考究。通常果皮用七成糯米和三成粳米混合磨成米浆,然后沥干放进蒸笼蒸到六七成熟,加进少许红色食用染料揉匀为皮。然后,像做包子一样,包进备好的馅。馅通常是用晒干炒熟的豌豆粉(加少许面粉)和着红糖蒸熟后搓成团状,然后又搓成长条状,最后用刀切成一粒粒,搓成圆状充馅.也有各种口味的咸馅或甜馅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咸馅料通常是八宝饭、葱油豆沙等。甜馅多为麻酥、花生酥、绿豆沙、芝麻、番薯茸、蜜饯碎块等。馅料包好后,用手搓成大圆团,在柚木制刻成的模具中压出龟状图纹,看上去犹如一件精美可爱的艺术品。在印好的红龟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花生油,垫上柚叶、竹叶、香蕉叶之类更有股清香,待水开时放进蒸笼蒸上大约15分钟后摆在竹篾上,晾干完毕即可食用。


八宝芋泥饭


 芋泥是闽菜中的传统甜食之一,尤以三沙的墩柄芋头(属槟榔芋)最为地道。八宝芋泥饭选用三沙产墩柄芋制作而成,此菜细腻软润,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实却烫嘴,别具特色,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

制作此菜,先将槟榔芋去皮,洗净后切块,上笼屉蒸,取出用刀板压成泥,拣去粗筋,加上盐、白糖、熟猪油,用清水搅拌均匀,抹平后上笼屉用旺火蒸后取出备用。圆糯米洗净加水入锅蒸10分钟,取出糯米拌入细砂糖、沙拉油、桂花酱等。再取一大碗,碗内抹油,将肉果、枣泥、桂花、花生仁、桂圆、蜜枣、葡萄等八样配料排好,再放入糯米饭压紧,并将拌好的芋泥倒入,待凉后再倒扣盛盘。上盘后,因在糯米饭上有八样配料,五颜六色,美观醒目,八宝芋泥饭由此而得名。不论是天南海北;不论何种口味的人,没有人不喜欢芋泥这道菜的。三沙芋质地优良,资源丰富,民间普遍人家都能自己动手制作这一甜食。



三沙鱼丸


 鱼丸的来历,有个跟秦始皇有关的故事。根据稗史的记载,秦始皇好吃鱼,他统一全国做了皇帝后,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鱼刺则赐厨师死,有好几个厨师为此丧命;而烧鱼肉汤,又怕有诅咒秦始皇“粉身碎骨”之嫌。有一天,某厨师制作御膳,见到鱼又胆怯又发狠,就用菜刀背砸鱼发泄。一下两下,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竟 自动露了出来,鱼肉成了鱼茸。正在这时,宫中传膳了,厨师急中生智,拣出鱼刺,顺手将鱼茸捏成丸子,不假思索就投入已烧沸的豹胎汤中,氽成了丸子。不一会儿,一个个色泽洁白,柔软晶莹,尝之鲜嫩的鱼丸浮于汤面上,并呈到了秦始皇面前。始皇一尝,极为称赞,下令给予奖赏。后来,这种做法从宫廷渐渐传到民间,称为“氽鱼丸”,也就是鱼丸。

三沙,全国著名的六大渔港之一,是闽东渔场所在地,现为福建省主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对台贸易港口,系一级渔港,水产品丰富,经济鱼类众多。三沙鱼丸很有名气,它是用鳗鱼、鲨鱼、马鲛鱼或其它鱼的肉在臼中捣成茸,加淀粉搅拌均匀制成的,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鲜香,富有弹性。在制作鱼丸时,是用刀刮出鱼茸做的,讲究的要在菜板上垫块生猪皮,鱼肉刮完时刺最后全会陷在肉皮里,也不会刮出菜板的渣子。还有一种办法,鲜嫩味道稍差一点,但保证能顺利做好:鱼先蒸熟,拣出刺,弄碎,加淀粉、蛋清等,调味,再如普通做丸子法制作。如怕碎,可再蒸熟后入汤。

三沙的鱼丸货真料足、风味独特、富有弹性、味道鲜美、连汤都是海鲜的味道,大海的味道!来三沙的外地客人都要买些回去品尝。



蚵仔煎


 蚵仔煎(闽南话为ǒu ā jīa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海蛎的学名为牡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牛黄酸、肝糖及其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出 200倍,其含锌量之高,可为其它食物之冠。素来有“海中牛奶”之美誉。《本草纲目》说,海蛎“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传闻在公元1661年时,荷兰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同时,在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吃法。对于蚵仔煎的缘起传闻则有不同说法。

蚵仔煎是三沙传统小吃,做好的海蛎煎如锅塌蛋一样圆饼状的呈现在面前,金黄的鸡蛋里裹着白褐相间的海蛎,绿色的韭菜末点缀其中,没等到吃,已经被它的美所吸引了。咬一口,肥美多汁的海蛎混合在熟米浆与鸡蛋的酥香里,真是无上的美味啊。三沙海蛎煎不难做,只要你花上一点心思,肯定能做出一盘酥香滑嫩的海蛎煎。三沙蚵仔煎选料考究,原料有霞浦特产上等鲜海蛎、米浆、鸡蛋、韭菜、特制猪油、花生等。

首先准备好一个平底锅,用平底锅煎,火力才均匀,不至于有的地方煎焦,有的地方却不熟。

你要把研细的米浆加水搅成粉浆再加入鸡蛋搅拌均匀,把鲜蒜或韭菜切成小粒倒进去,加入适量的精盐拌匀成菜料。再洗净鲜海蛎,拌入菜料中。注意动作一定得轻柔,否则海蛎肚子会破。

将煎盘放在中火上,舀入适量的油烧热,倒入原料摊平。边煎边加些猪油,使鲜海蛎煎松动易翻。千万记住,火力不要太猛,防止烤焦。

将一面成形的海蛎煎翻过身来,加一点油再煎。起锅前,撒上一些已刚炸的花生,浇上蛋液。等清液结块成形后,喷香扑鼻的海蛎煎就可以趁热食用了。

海蛎煎外酥里嫩,味极鲜美,吃之香酥松软可口,还融合了闽南的文化在里面。是三沙著名的小吃。


三沙咸饼


 真是光阴似箭,又到吃“年夜饭”了。在饱啖荤腥油腻之后,忽然想起了三沙的咸饼和蠔饼来。

而今各种名贵小吃充斥市面,令人吃得俗腻,偶然尝些纯粹的地方小食品,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罢!

咸饼在三沙小吃上是属丑小鸭。正因为丑,倒使人不易忘却。在外工作、离乡数年的朋友,常嘱吾到他家一定要捎些家乡的咸饼给他。咸饼,既略带咸味、易饱肚子,又携带方便,亦是野外劳作的一种好干粮。

作咸饼的步骤是将一半的面粉和一半的老酵面,加少许盐,调以小苏打,对准碱,揉匀揉透,静置片刻。将面团揉成长条,摘成一个个剂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皮子。皮子面中放一小块沾有油迹的面团馅心,收口。将收口朝下,再擀成直径约十一厘米生坯。

以簸箕撒上一层芝麻,放入面刷过水的生坯,筛几下,让芝麻均匀粘上,待用。

烤制咸饼的器具是以外壁裹上黄土泥作保温层的大陶缸,缸中放一根短于缸深的提柄,下端连上一个铁篮筐,盛置木炭。

将铁篮筐内木炭火扇旺,上下左右移动,待缸内壁烘烤热至以冷水一碰“嘁嘁”瞬息蒸发,将生坯未沾芝麻之面贴在其内壁,作螺旋式烘烤生坯。

当生坯外皮隆起后,用清水喷一下表面,盖上缸盖,稍待片刻,铲出即可。

烘烤好的咸饼,有软瘪有硬鼓,咸香有味。软瘪的,嚼劲;硬鼓的,香脆。

咸饼中如能夹上刚出油鼎的蠔饼(蛎饼),那才是绝配。咸饼干、蠔饼油,相得益彰。咀起来满口香喷,干而不涩,油而不腻,越嚼越有味。

到桃城一定不要错过尝一口咸饼,最好夹上蠔饼吃。我就不信你不回味!



菜包果


 三沙注重中国传统节日,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节,不管大节小节一定是满满一桌好吃的,这不,冬至要到了,在城市里已经很难感觉到农历节日的气氛,还是家人提醒了才知道!冬至的时候,三沙每家每户都会吃汤圆和“菜包果”,“菜包果”制作很繁杂,所以会在冬至前几天就准备好,虽然在城市里,但回家就是好幸福,还是可以吃到正宗的家乡美食,估计现在会做的就只有长一辈的人了.

“菜包果”制作流程:

1、制馅:馅的材料很丰富,馅的主要材料有:白萝卜、红萝卜、香菇、葱、蒜、芹菜、芝麻、炒过的花生、瘦肉、花蛤干、十三香…将萝卜们切成短细条状,其它都切成丁状,用猪油热锅,将葱头,蒜头等先下锅遇热小炒一下,加入切好的其它材料下去炒,葱、蒜末、花生、芝麻等最后放,其间还要加入十三香,炒要有技巧的。

2、制皮:一定要选黄色甜心的地瓜,这样做出来的皮才甜而且颜色好看,亮泽。将地瓜切块后,放入高压锅煮透,取出滞干不带汤的地瓜放入备用盆里,压成泥,压得细细的,然后加入来自三沙的地瓜粉(其他地方的地瓜粉,做出来后颜色不好看,而且吃起来皮一点也不Q)将二者混在一起用手和,像和面一样的,直到两者完全融合,没有颗粒,地瓜粉与熟地瓜是2:1。

3、包馅:将做好的皮原料,取出比拳头小一点的量,延着边慢慢压平,不能很裂开,否则就包不起来,难度是蛮大的,然后加入准备好的馅,用皮把馅封紧,然后掐出一条边,有点像饺子一样,但是难度大多了。

4、蒸:将做好的“菜包果”放进热锅里蒸,放个白布在蒸板上,防止粘锅,约十五分钟便可出锅。



塌头糕


 饮食不只是饱肚子,也显现一个地方文明的久暂和深浅。

三沙有的小吃只能在逢年过节里吃到,而小吃店是不经营的。塌头糕就不那么“名贵”了,小卖主用木盘端着沿街串巷吆喝。

塌头糕做法简单。将米浆用开水调稀上味,用小勺舀入碗内,放在锅内隔水盖蒸,,在滚水中蒸十五分钟后,用单根筷子搅拌小碗中的米浆,待米浆稍为稠浓,形成凹面,再盖上盖,改用小火再蒸约二十分钟,用筷子戳一下糕而不粘连,就说明熟透,可起碗。

吃塌头糕不像吃三沙下南糊那样要趁热,,而应冷吃才地道。吃前,需加以经沸油氽炸的青葱拌酱油抹面。由于葱酱油香味扑鼻,闻之,人人皆垂涎欲滴。其糕入口滑嫩,不必细嚼,却余味无穷。

当然最别致的是吃塌头糕的餐具,不像汤匙,不是筷子,而是用竹片削成两边薄利形似船上橹楫。进食时,用这竹片将碗内糕切成几小片,再用它挑着吃,独有一种情趣。

塌头糕不贵,一块钱便可以买到一小碗,吃一小碗当点心也就足够你饱了。现在大多数在人民巷、老人协会附近、小学巷旁、五澳口周围兜售。不过东西比过去卫生了,碗上均罩有塑料薄膜。但碗还是那么玲巧,上面还搁着薄薄划桨样的竹片……显得俗中有雅。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