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美食 列表

来霞浦吃什么海鲜?

发布:2015-07-24 09:40:41来源:霞浦摄影网

霞浦一年四季从不缺海鲜,四五月是海带季节,十月能收获头水紫菜,就算是七八月的伏季休渔期,你也可以向路边的老人家打听下潮汐时间,等待赶海归来的渔人,他们的竹篓里可能有最新鲜的滩涂海货和手钓鱼。不过有两点要注意,有些滩涂海货如果你从未见过,打听清楚了才下口,要不然花了大工夫啃的只是外壳,最后还悻悻丢弃了里头的鲜美。另外,霞浦人的口味既刁钻又直接,吃惯了特一手的新鲜,白灼清蒸最好,不要打听有没有什么特色做法。

 

 


 

渔获

 

 

霞浦鱼谚有云:“正月虾蛄刚赤梁,二月沙蛤满沙场。三月土箕四月鱫,五月章鱼大胶腿。六月剑蛏大腹肚,七月海鲎真好吃。八月潭条会跳舞,九月岐吉十月蛎。十一月青蟳目周凸,十二月鲍鱼肥嘟嘟”,霞浦海产之丰富可见一斑,若说八闽海鲜出霞浦,这其中又有六七成来自霞浦三沙。三沙镇东北面的古镇港是有名的深水良港,拖网船只常年在外海作业,补给船只也兼做冰船,每天往返从外海运回新鲜渔获,城里八九成的海鲜酒楼都要靠它们。霞浦的可爱之处也在于,蜿蜒海岸线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渔村渔港,走在任何一处都能尝得到一手的新鲜,那些小舢板每日出海,或只是到浮标处收一溜蟹笼,都足以上来一桌霸气的海鲜。

 

 

【剥皮鱼】

往外海渔获中,剥皮马面鱼屯不算生猛昂贵,却颇有个性。看起来粗皮直眼卖相不佳,将其外皮剥去之后,鱼肉却是细嫩,这也是被俗称“剥皮鱼”的由来。

这种鱼一般个大,要买的话最好让摊贩剥去鱼皮,再剁成鱼段,因为鱼背上的硬骨是家里的普通菜刀对付不了的。霞浦当地酒楼一般以干煎出品。

 

【螃蟹】

在霞浦近海捕获的多是梭子蟹和三眼蟹,秋季最是肥美。盛夏生长在礁石附近的天然石蟹,个头小,亦很鲜美。

 

【小红斑】

石斑在闽地海区也多见,地方名称鲙,旺产期在夏季,闽中渔谚就有,“立夏鲙鱼满岩下”, 如今越是大只的石班,花斑多是养殖,霞浦当地人则是用手钓或延绳钓捕捞野生小红斑,这种小红斑常栖息于岩礁底,水流缓、水质清澈的海区,虽小个头却一般不结群,性凶猛,吃小鱼虾和岩石边的海藻,故而鱼质硬且鲜美,当地人最喜煲来喝鱼汤。

 


 

涂头货和礁石鲜

 

 

比起其他沿海地带,远洋海鲜远非霞浦的全部,那些滩涂上的小鱼贝,近海和礁石上看起来甚至有些稀奇古怪的海产,伴随着潮汐潮落,渔人逡巡在滩涂上,以小现大,或是背向汹涌的浪潮,在礁石上一颗颗收割贝类,有时候甚至还需要潜入深深海底,因之天然和来之不易,也是难得的美味。

 

 

【剑蛏】

在滩涂泥地种蛏子,在闽粤一带古已有之,潮泥壅沃的地方,便是上佳的蛏田之选,蛏苗得是倒插着种在泥穴中,两只水管向下来吸收泥水中的养分。据说要是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用长钩轻触能喷出少许海水来,那么底下可能就住着蛏子。在海之蛏田,渔人捉蛏、钩蛏、种蛏、挖蛏,也是另一番播种和收获的风景。闽地沿海常见的蛏子,多是介壳上有着一道凹陷,从壳顶起斜向腹缘,状如缢痕的缢蛏,而霞浦沙江镇一带,因着特殊的水质和泥沙所产的剑蛏,在全国都算少见,个小,壳薄,壳中央透着淡紫色,肉质比一般蛏子来的细嫩,当地人多用以生腌或者焯水后凉拌蒜头酱,可惜的是这些年正宗的剑蛏就算在霞浦当地也越来越少见。

 

【泥螺】

潮落之后霞浦渔民会在泥涂上捡拾泥螺,有的还会驾着一块木板“溜船”在滩涂上,经验丰富的,能从退下潮水后的泥涂上留下的一些气孔之类的“蛛丝马迹”挖到大个的泥螺。泥螺经过吐沙处理,或酒腌或葱油,因为泥螺含有粘液,吸到嘴里的格外嫩滑,也是当地最好的下酒小菜。

 

【小章鱼】

滩涂上最难捕捉的要数小章鱼,学名短蛸,在浙江一带被渔民叫做“望潮”, 潮退后这种小章鱼蛰居滩涂洞穴中,也因此这种小章鱼能十分准确地悟出潮涨时分,听当地渔民说当潮水开涨时,这种小章鱼就会悄然爬到洞口,张望着大潮的到来。别看小章鱼身段柔软,却能以柔克刚,一旦被它吸盘抓住,小鱼小虾也是他的盘中餐,沿海就有这样的渔谚:“大头望潮八只脚,十八后生追不及。立在洞中望潮至,送来蟹虾吃勿歇。”在霞浦当地大的章鱼多取白灼或葱油做法,像望潮这样的小章鱼越小只越金贵,加酒炖汤上桌还论即位。

 

【笔架】

笔架在近年才越发在市场上多见,在闽南或者台湾管它叫海佛手,宋朝的《三山志》里还称它为龟足,“以形名,坳中肉美,大者如掌”, 霞浦话则叫做“崖七”(音译)。笔架一般密集固着在海水澄清的礁岩缝隙中,柄部有伸缩性,一受触动,即紧缩石缝中,挖下来很费劲,必须要有专用工具,不能断根,最好吃的部分就在这半寸长的根上。第一回吃的人一定无从下手,掌握了诀窍就能痛快地吃起来。比起有点丑的外壳,笔架的肉鲜美白嫩,成熟时壳两边,往往还抱着两片淡黄色的籽。

 

【岐乳】

霞浦也产海蛎,但海蛎煎在当地并不热门,霞浦人觉得当地的“岐乳”(音译)煎更好吃。岐乳没有外壳,生的光溜,一般长在海涯上,取岐乳是诸多礁石水产里最危险的。

岐乳煎。家里有远归的孩子,有些父亲还会亲自去挖岐乳,小小岐乳是独一无二霞浦的家乡味。

 

【斗笠螺】

斗笠螺用霞浦话叫做“鼎锅”或“锅贝”(音译),这种贝类背着形如斗笠的介壳,上面的斑纹能与礁岩混作一体,很不容易让人发现,而且附着力极强,不用利器很难将它从礁石上请下来,口感有些像鲍鱼,当地人多是红烧或爆炒。

 

【海葵】

海葵锚靠海底岩石和珊瑚上,可以很缓慢的移动,也被叫做小海上花,在霞浦被叫做“土肠”(音译),倒是生动,有些Q,有些滑,当地人用来煮酸辣汤,正合适。

 

【淡菜】

如今市场上见到的多是个小的紫贻贝,其实那是北方移殖的品种,霞浦当地人吃的则是当地海区的天然厚壳贻贝,霞浦话称作“乌斗”, 听名字就能略知其个大壳厚。一般生长水深1、2米或更深处的海边崖壁或海沟礁石上,每年夏季到初秋是采捕旺期,采捕水深在半腰以下的淡菜,渔民要用长撬,生长在礁岩中下层,甚至是海水深处的淡菜,个头最是大只,霞浦当地的渔民则会从礁石一侧往海底泥涂里插上一根长长竹竿,顺着潜入海底,这种方式也被叫作“攻淡菜”。据说早年渔民下水一趟就能采个几十斤,最大的可以近乎巴掌大小。这样的野生厚壳淡菜清煮就异常鲜美,贝肉肥厚,当地人还会加点米酒炖来给学步的小孩吃,采得多的也会晒成淡菜干,加肉煲汤来喝。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