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特产 列表

霞浦杨家溪香鱼

发布:2017-08-16 07:50:25来源:霞浦摄影网
      作者:萧然   来源:爱尚霞浦  

香鱼来自杨家溪,此溪位于太姥山西南侧,霞浦牙城镇的西北部,原名南洋坪,自北宋名将杨文广“平南蛮十八洞”之后,得名杨家溪。杨家溪香鱼,地方亦称鲥鱼,在日本与台湾誉之淡水鱼之王,人喜焙烤成干食用。
香鱼别名年龟,闽南称溪鰮,闽东称时鱼、鲇鱼,台湾谓之鳞鱼、国姓鱼等。  香鱼属鯡形目,香鱼科,为温水性河口及内陆水域名贵中小型鱼类。其肉质细嫩,清香味美,风味特殊,为上等食用鱼。可滋补健身,尤其对产后妇女和病人更具滋补强壮之功效。 香鱼体细长而侧扁,一般体长15一2O厘米,最大达32厘米。口大,斜裂,头小,吻端下弯,形成吻钩。下颌前端各有一突起,两突起之间呈明显的凹陷。上下颌各有一行宽扁细牙,能活动,附生于皮上。犁骨无牙,颚骨和舌上具牙。全身除头部外均披有细小圆鳞。体背绿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方各具一明显的橙色大斑。各鳍皆是淡黄色,胸鳍上方有一红色斑点。


 
神奇之至,香鱼乃一年生鱼类,杨家溪河段便是香鱼的天然产卵场,每年立冬,雌鱼至此产卵,尔后返海至死。次年初,年幼的香鱼溯流而上,夏秋时节成熟。香鱼大不过四两,喜清激流,入死水或遇洪水,数日即死。香鱼也是集体主义的鱼,群集游翔,不食俗饵,其在亚洲的日本、菲律宾、朝鲜和中国台湾的淡水与海水交汇的溪流中生存。食史之中,中国大陆亦只浙江、江苏和福建见其踪,如今清溪之中野生香鱼,则唯有霞浦杨家溪。
 
香鱼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子陵)以难舍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更使香鱼名满天下。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赞赏有加,称其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并做诗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香鱼成为贡品,进入了紫禁皇城。至清代康熙年间,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当时首批捕捞的香鱼一上岸,即日便用快马日夜兼程,递送京城。民间有香鱼最为娇嫩之说,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宋江》一书中,对其特性描述道:“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声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大凡名品,多有附丽于其上的轶事传说。中国皇帝中,最好出游的是明朝的正德和清朝的乾隆,因此许多事都和这两位皇帝挂上钩。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正逢有人在烤炙香鱼,乾隆遂“闻香而循,后入民家”,尝而美之,遂定为贡品。可惜没说乾隆是翻墙跳进去的,要不就成了新版“佛跳墙”,愈加传奇了。香鱼,史志记载也是乾隆时定为贡品,只是还没编出乾隆曾来杨家溪吃香鱼的故事。
 
 这样的一种名品,当然会有人写诗歌咏之,著文赞颂之。最为人称引的是清道光年间蔡琪的两首七律《馈香鱼梁中丞》:“泼泼香鱼耀锦鳞,本来水族作山珍。 一潭明月初开网,半岭秋风正理纶。脆羡直疑生穴丙,甘芳雅合配盘辛。薄将土物申芹献,好佐重阳漉酒巾。山草山花集众芳,潭中鱼小亦名香。纤纤正待迎潮长,寸寸偏教计月量。斜日一竿来竹屿,秋风千里忆莼芗。筠笼烘出邮筒送,昼锦堂前好共尝。” 梁中丞指当过两江总督的著名学者梁章钜,蔡琪这两首诗写了雁荡香鱼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周期、捕捉时令、加工方法等等。清代诗人端木国瑚也有诗道:“筋竹涧寒生箬米,芙蓉溪暖种香鱼。”当代一篇叫《阿香》的小说里描写人们在溪滩里烤香鱼时的情景:“男子汉们马上分头烹起香鱼来。香鱼烹得吱吱叫,香油遍滩流,引得四遭的麻雀子、水点点、乌都飞拢来,叫得很热闹,声音里也带着一种透明的香。”写那个叫阿香的姑娘吃香鱼干:“美美对着香鱼干咬一口,香油从嘴角里吱出来,滴在衣裳上,衣裳上香喷喷,滴在石头上,石头上香喷喷。她咂咂嘴,香里香气吐出话:‘太香了,太香了,香死人啦!’”
 
那时的香鱼都是野生的。如今,即便是杨家溪野生的香鱼也不多了…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