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特产 列表

冬至时节霞浦牡蛎肥

发布:2017-12-31 10:25:02来源:霞浦摄影网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医理论认为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相关时刻,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冬至开始。这时候,身体最容易吸收,而且天冷,不容易上火。

IMG_5953

牡蛎别名又叫生蚝,它含有丰富的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品,被人们誉为海上牛奶,具有滋补强身、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在冬至这个节气前后,也是我们的牡蛎的当令时节这时候的牡蛎特别肥,肉质鲜美,营养也是最丰富的时期,这个季节很多人就把它当作补品来吃。

IMG_5954

在霞浦的沙江镇,人工养殖牡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明朝中后期,霞浦竹江人郑洪图仔细观察、了解和记录了霞浦县沙江竹江村先民发明插竹养殖牡蛎的生产过程,并撰写了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较为详细记载人工养殖牡蛎的渔业专文《蛎蜅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IMG_5955

沙江镇背山面海,地势宽广,海岸线长达27公里,滩涂面积有六万多亩,其中牡蛎养殖面积就达4.5万亩。因为品质优良,味道鲜美,沙江镇的牡蛎还因此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些被誉为海上牛奶的牡蛎,究竟味道有多么鲜美,又能够做出多少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呢。

IMG_5956

霞浦沙江镇的竹江村又名竹屿,它在霞浦县南部东吾洋北侧,四周临水,是一座孤岛。岛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吾洋上。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养殖海带、牡蛎、和捕捞滩涂海鲜为生。竹江人养殖牡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他们的先人发明了用竹扦养殖牡蛎的技术,被收入在明朝中后期竹江人郑洪图撰写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记载人工养殖牡蛎的渔业专文《蛎蜅考》中,成为当时人们学习养殖牡蛎的教科书。

IMG_5965

竹蛎养殖的历史有一个过程,早期竹江人用石头抛在海上,让它长海蛎。为了防止鱼吃牡蛎,所以就在石头边上用山上的竹竿,砍了大概三尺长扦插在周边,后来发现竹竿上长的牡蛎更大更肥、密度更大,从此他们就专门砍竹竿扦插,因为长在竹竿上,竹蛎就这样产生了。

IMG_5967

这里的人们在竹扦养殖牡蛎牡蛎基础上改良养殖工艺,发明了用绳子绑着牡蛎放在海里养殖的挂蛎,这一技术使牡蛎的产量提高了数倍。

走进竹江,远远地就能闻到村里人炸海蛎饼的味道,海蛎饼是当地最著名的小吃,每当有客人到家中,主人就会热情地磨起米浆,加上新鲜的海蛎,炸成海蛎饼给客人当点心吃。

IMG_5968

 到沙江旅游,不仅是那些美景吸引到您的眼球,更有那些用牡蛎做成的美食深深地刺激着您的味蕾,如果您吃完香酥可口的海蛎饼还意犹未尽的话,千万别着急,好客的主人已经准备 了一桌丰盛的海蛎宴,摆在您的面前,这时候您还在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到霞浦的沙江去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吧!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