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民俗 列表

三沙闽南民俗文化

发布:2012-12-24 00:00:00来源:霞浦摄影网

    三沙镇地处福建东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环山,一面襟海,陆地面积63.6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0人。主要居民点沿海岸线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东澳、西澳等,民房多数依山而建,是个风光旖旎的滨海小镇。
    三沙人说风浪大时,房屋倒塌,树带根拔,但港内的船不会破。这足以说明三沙港口条件优越。三沙海岸线35公里,有15个澳口可停泊船只,最大的古镇港南北宽700米,主航道水深15-44米,万吨级轮船不受潮水限制可随时停泊,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海里。
    三沙在历史上被誉为福宁门户,闽浙钥匙。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到清朝,历代都曾在此设镇驻兵。
    76岁的林瑞枝说,大多数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从闽南迁移过来的,他们的先辈讨海来到三沙后,就像海加定(红树林)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的祖都是闽南祖。
    林瑞枝老人现在是该镇退休干部管理站站长,祖籍在惠安县,他的父辈上世纪初从海上登陆定居三沙,老林就是在三沙出生的,从他父亲算起,现在已有4代人了。老林说,他们在三沙算是比较年轻的移民了。
    林瑞枝说,闽南人是这里最早的开发者之一,最早移居三沙的闽南人是漳浦渔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来到三沙。他们发现三沙港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花、小黄花、带鱼、目鱼等近海经济鱼类,便经常驾船到此捕鱼、避风;他们看不到什么人烟,就在岸上搭简陋的木房作为落脚点,住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慢慢就习惯了,成了常住人口,随后就有闽南沿海各地的渔民陆续在三沙定居下来。
    三沙是自发的松散型自由移民小镇,到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三沙人口才8000多人。现在已有4万多人。三沙有姓氏六七十种。也正因为这些渔民来自五湖四海,所以三沙民间没有任何宗派,也没有像一些地方本地人对外姓有排他性。老林说,这种几百年延续下来的包容精神,应是闽南人的优秀品质之一,现在在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比方说选村干部,谁能干、会为村民做事就选谁,村民就拥护,而不存在哪个姓大、哪族人多势力就大的问题。

    虽说三沙人说的是地道的闽南话,但在数百年的移民过程中,汇聚了惠安、晋江、安溪、漳浦、龙海等地的渔民,这些地方的闽南话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腔调,各地闽南腔在三沙几经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腔调。
    从地理位置上说,闽南地区的东北界应是在惠安和仙游交界处,惠安还是通行闽南话,进入仙游就说另一种方言了。三沙是离闽南本土最近的、通行闽南话的地区。
    林瑞枝说,惠安人有七月半不回没祖,年兜(除夕)不回没某(妻子)的习俗,意思是农历七月十五不回家就是背祖,过年不回家就讨不到老婆,在海上作业的渔船最好在农历十二月廿三前赶回家送神,最少也要在家过五瞑(在家过五个晚上),等到初四接神后才出海。
    过年前,蒸发(即年糕)、除尘、贴春联、挂红等是少不了的,家具、农具、渔具是少不了要挂红的,有的长寿老人甚至把长髯都用红丝线系起来。
    众多的风俗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渔船的敬重了,因为那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渔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红挂彩。除令旗外,渔船的每个重要部位都要装饰。船头贴福、船眼贴龙目光彩、主桅贴送风得利、船尾贴海不扬波、舵贴万军主帅等,水仙门(船舷两侧供货物进出的门)要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驱邪。现在的渔船有了现代装备,但源于木帆船的风俗还是继承下来了。
    同闽南沿海的民众一样,三沙渔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妈祖。林瑞枝说:闽南话有句俗语叫走船跑马三分命,从前的渔船小,抗风浪能力差,天气预报只能靠经验,但毕竟有局限性,他们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妈祖的庇护。据林瑞枝介绍,三沙民间除了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外,还有关帝庙、九使宫(供奉广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节日,三沙人的过法和闽南如出一辙。农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过普渡,这也是典型的闽南风俗,整个霞浦县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了。
    至于结婚时新郎和新娘要过风炉、米筛,小孩满月要送红色剃头蛋等习俗,三沙同样是闽南的翻版。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