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列表

福建霞浦县2018年竹江村“妈祖走水”文化旅游节安排

发布:2018-05-06 13:55:20来源:霞浦摄影网

    IMG_7363

    2018年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岛)第三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序幕。竹江村的信俗活动“妈祖走水”,已延续数百年。去年,这项活动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经全国评选获得中国自駕游短线节庆类第一名。

        活动时间:

        2018年5月10日—11日(戊戌农历三月二十五~二十六日)。

        注:5月8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起,岛上就有许多活动开展。

        活动内容:

        5月10日(以竹江前澳天后宫为主)

        上 午:

    1、9:00观摩天后宫祭祀大典;

    2、自由游玩竹江山水;

    3、拍摄古民居和渔民劳作场景;

    4、古汐路桥上观赏美丽风光;

    5、品尝竹江海鲜和传统美食。

    下 午:参与妈祖走水活动。

IMG_7364

        5月11日(以竹江后湾天后宫为主)

        上 午:

       1、7:30观摩天后宫祭祀大典;

       2、妈祖巡海。17条帆船[表情]和渔 船人字形排开,载着妈祖金身巡游东吾洋,场面恢宏气派;

      3、渔耕表演欣赏。竹江岛独一无二的传统渔耕手罾、排罾、打塔、溜板等表演,值得期待;

      4、行走竹江汐路桥,并欣赏两边迷人风光;

      5、竹江山上远眺观赏海国风光;

      6、免费品尝“腊八粥”午饭。

       下 午:16:00,参与竹江传统民俗活动“妈祖走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IMG_7366

   由《大众摄影》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 “东吾宝岛.魅力竹江”  首届福建霞浦竹江渔耕文化摄影大展,同时拉开序幕。

   IMG_7870

热闹非凡的妈祖神节       

      竹江村是个孤岛,岛上居民靠渔业生产为生,信仰妈祖由来已久。“竹屿妈祖三”神节,便是村民用来纪念妈祖女神,在海上救父、救兄和救护遇险渔民而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   

  竹江村的“妈祖三”神节活动,自农历三月廿一日起,前澳、后湾两境的群众,各邀上乘剧团,“歌与神听”。两座天后宫内,日夜鼓乐喧天,社戏连台。直至三月廿六日止。神节期间,外地游客、邻村亲友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年繁华景,尽在三月天”。(清·乡人·训导赠奉政大夫张光孝诗句)。        

  竹江的村民将渔业、养殖的丰收,归功于妈祖神灵的保佑。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诞辰日,村民每年必祭祀妈祖海神。他们认为,只要神明一喜,便能将四海之“肥水”聚集于东吾洋,来年必获丰收。因此,“竹屿妈祖三”神节,年年热闹非凡,场面格外隆重。

IMG_7955

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阿婆走水”     

     为求海产丰盈,人畜平安,每年农历三月廿五、廿六日,竹江村前澳、后湾两境的村民就分别举办“阿婆走水”活动。        

  待潮水半涨时,十六名丁壮抬着端坐妈祖神像的神舆沿街巡行。前面导以神锣、令旗、龙伞、高灯、衔牌、香亭,伴以鼓乐队、神铳手,后随信众香客、围观民众,可谓人山人海。行至竹江西门境沙嘴头(洋尾头)时,只听三声铳响,十六名壮汉甩开众人,口喊号子,抬着神舆疾走如飞,向海边浅水处奔去,溅起层层浪花。海上跑的起劲,岸上的群众喊得也卖力。轿手们在海水中大约跑了100多米便停了下来,将神舆抬高又放下,反复蘸水12次(旧俗为36次),谓之“安澜”。意寓波澜汹涌,借神力以安之。12次,兆一年12个月,月月风平浪静。

  平安沾水仪式结束后,大家又抬着轿子原路返回。紧接着便轮到第二队出发,如此循环往复,来祈祷平安与丰收。“阿婆走水”民俗活动,在竹江岛上传承已有六百余年了。

  竹江汐路桥,是国内目前发现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滩涂海埕石板桥。《霞浦县志》记载:汐路桥于清乾隆年间,由竹江乡绅郑绣轩倡建;嘉庆十六年(1811),郑启昂耗巨资建三年而成;后被潮水冲垮,其子郑琼森又进行三次大修,才得畅通。2009年5月被确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IMG_7956

竹江村古老的鱼耕文化丰富多彩

竹江岛上现存36口明清时期的古井群。其中锣鼓井最具传奇色彩。 据《宁德地区志》记载,这两口井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所掘。两口井皆为“天方地圆”设计。井面皆为正方形,边长分别为1米和0.8米,井下都是圆形,井深达 13米。将石头分别扔下水井中,上井发出锣的声音,下井会发出鼓的声音。因为这个缘故,岛上的村民就把这两口井一并叫着“锣鼓井”。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