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列表

霞浦摄影--走近杨家溪

发布:2014-02-08 15:50:10来源:霞浦摄影网
 
    霞浦杨家溪,素有“海国桃源”之称,以其青山绕抱碧水而闻名。尤其是倍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杨家溪千年古榕群和万亩枫树林,当春雨袅袅时,杨家溪古榕树群笼罩在雨雾之中更显其幽静和玄妙。秋末冬初,万亩枫树林,叶里秀红,犹如绯云停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走近杨家溪,带你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名俗、文化。让你的拍摄过程,更加能领悟杨家溪更为深层的魅力!
    杨家溪民俗:
    杨家溪沿岸居聚着许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与风俗在这里尤为浓厚。位于中游的观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阳、泰顺、苍南等地畲族青年盘诗对歌的主要聚会场所。畲族每年有2个专门“对歌节”节目,分别在正月十五和封龙节(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每逢佳节,周边地区的畲族姑娘和小伙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艳丽的畲民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或盘诗、或对歌,并以歌定情,挑选各自的意中人。其场面热闹非凡,欢乐无比。
    杨家溪文化:
    [观音宫]观音宫,又称大士阁,初建于南宋时期,距今800多年了,民间又称之为千年观音宫,历代都进行翻修。现在的这座宫为清同治2年大修而成,占地500多平方米。戏台上的回纹藻井做工考究,木枋上刻有龙、凤、蝙蝠等图案,上面还嵌有当年的玻璃珠,甚为难得。整个观音宫共有12个藻井,其结构都不一样,戏台本为木制结构,由9条龙柱支撑着,称为九龙台。可惜的此台遭到台风侵袭及文革时期人们破“四旧”时的损坏,后来当地群众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就在原有的柱基上用石头砌起了这么一个戏台。正殿天花板是八卦藻井,正殿佛龛4米多宽,据说当时观音塑像高达2米,可惜塑像在文革期间被销毁。这正殿的大柱还颇有一番来历。据说修建观音宫时,主持派人去水门下山溪买杉木做柱子,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差,眼看上梁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而杉木无法运回,大伙非常焦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杉木顺流漂到了观音宫前聚仙岭下的蓝兜村,原要十几人抬的木头,两人就轻而易举的抬上了有“天梯”之称的聚仙岭,使工程得以及时完工,众皆欢喜。人们说这是观音菩萨暗中帮忙。宫庙里的这套香炉可谓独一无二,五个香炉与底座连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聚仙岭]在通往清溪的道中的山岭称聚仙岭,此岭陡峭无比,自上而下令人不寒而栗。沿岭途中有依嶂而建的“唐刺史林嵩纪念祠”,又名留云阁,崖壁有由中国百名书法家题书的摩崖石刻“百龙图”。自龙亭瀑布下行不足1公里,有唐朝乾符2年(公元875年)进士、官至金州刺史、毛诗博士的文学家林嵩(赤岸人,霞浦县境最早登进士者)弃官回归结庐隐居的“梨花草堂”遗址和新近发现的象形古摩崖石刻。再下行便是梨坪,坪地很开阔,春夏之间映入眼帘的是鲜绿的稻田,驻立田埂可远眺龙亭瀑布,古诗有云:万树梨花千尺瀑。途中还可看到章家古厝旧址,相传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民间有着“一屋九门楼,莲花栽瓮头;谁人能得去,黄金九担零一头”的说法。 
   [观音亭赛] 半岭观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现存古建筑。该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门横匾“观音亭”和对联,为已故霞籍书法家游寿所书,对联是“半岭亭迎闽浙客,普陀佛佑福宁人。”殿中央安放一个八角亭,亭内立一观音像,高1.2米。前竖一碑为“奉宪勒碑”,正文记述此乃福宁府通津之道,境界异常,梵宇洁净。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及迦蓝、达摩祖师等。亭外东南依山绕亭垒砌一座寨堡,全长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敌楼,东端沿通津石阶路中建一仿宋代悬臂式条石干砌圆形城门。门内高2米,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清时福宁府曾屡派士卒在此驻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