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摄影景点 列表

最新推荐:屏南廊桥

发布:2014-03-10 10:19:59来源:霞浦摄影网
    素有“万山之县”称谓的屏南县,山峦绵延,溪涧纵横,深藏横卧于山川溪涧的一座座古桥承载着古老的沧桑,无言地与青山秀水交织成悠远的风景,为这片神奇的土地镶嵌出一幅幅诱人的图画。
    屏南桥梁之多,缘于这里特定的地理环境,高峻的山脉和弯曲的溪涧,成为阻隔山里通往外界的一道道关卡。先民们以不同的地形修建不同形式的桥,水流湍急、溪面窄处建石拱桥、石板桥居多;溪床平坦宽阔处多为木拱廊桥;而在一些浅水溪滩上,人们则开采天然石块设置墩步,每石相距大抵四五十厘米,水浅时以此代桥,称为矴步桥。
    屏南现存古桥中廊桥居多,有53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13座木拱廊桥,其造型和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如出一辙。国内许多专家考察屏南时都说,在中原地区早就失传,想不到相同的景观竟然在闽东屏南山区出现,真是令人惊叹、称奇。
  
  

                                                   千乘桥
    棠口乡千乘桥位于棠口村水尾。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南北走向,全长62.7米,宽4.9米,桥面距水面高度9.7米。东有石阶40级,西有15级。一墩二孔,墩呈船形,为花岗岩石砌筑,墩尖端雕刻为鸡头形状。每孔跨度27.5米。桥屋有24间99柱,悬山飞檐翘角顶,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官大帝。两边有条板椅,供行人憩息。两旁尚存档风板,以御风雨侵袭。建桥主绳宁邑张成德、张成来,副绳宁邑何开发、何奶兴;石匠宁邑张成送。距桥十米处有清乾隆四年(1739)的石坊一座及八角亭、林公庙、祥峰寺和两口龙井,附近还树有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千乘桥若长虹卧波,雄伟秀丽,桥志铭中“架木凌空,上拟虹横百尺;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之句是该桥的最好写照。
  桥南端有四通碑记,其中三通记载着捐款人姓名与金额,一通为周大权撰写的千乘桥记。碑文云:周制徒杠舆梁成,岁不废修,今阙不讲者,赖磐石之坚,一构动经数百载也。棠溪有桥,颜曰千乘,双峰其对峙也,双涧其汇流也。虽居僻壤,而北抵县城,南通省郡,实往来之通衢。自宋以来,重建已三次矣,迨嘉庆十四年,两河伯争长,又荡然无存。行人病涉,时以小艇济之桥也,而变为渡焉。特是羲驭西沉,谁作渔郎之唤;鸭头春涨,那为舟子之招。缅彼征人,其自涯而返者,来易更仆数也。爰与诸同人募金再造,于嘉庆二十五年仲冬下浣,重协力重兴。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架木凌空,上拟云横百尺。自此乘驷长卿、骑驴高客以及农工商贾,咸不必于棠溪岸上复须一苇之杭,是禳往熙来,依然有千乘桥济厥巨川也。落成后倚栏凭眺,爰穷源竟委而历志之云。
   

                                                    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屏南县长桥村,是我国境内现存最长的贯木拱廊桥,始建于宋元佑六年,清乾隆七年(1743年)再次重建,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距水面高8.5米,五墩六孔,不等跨,桥屋建37扇152柱,桥面以规格木板铺设,全桥巧夺天工、气魄雄伟,远望如长虹卧波。
  清贡生江起蛟诗云:“千寻缟带跨沧洲,阳羡桥应莫比幽。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汉家墨迹留中砥,秦洞桃花接上流。锦渡浮来香片片,令人遥想武陵游” 。桥中墩有宋代碑刻,桥梁上有13幅楹联。古代为“龙江八景”之一,有诗云:“桥接溪渠畔,遥瞻似彩虹。横村连左右,隔水渡西东。雁齿休专美,鳌梁岂羡工。济人传旧政,今日不须蒙”。
    万安桥于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造桥
    金造桥位于棠口乡祭头村金造自然村水尾,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月由贡生张永衢等人募建,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孟夏重建。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长41.7米,宽4.8米,单孔跨度32.5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屋建15开间64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悬山翘角顶。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桥两岸古树参天,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清进士张正元诗云:“廿丈桥横两岸边,眼看鱼戏浪三千,前村犬吠花间客,隔水牛耕屋上田。双涧波光摇远树,四山峰影倒长川,彩虹斜波浮云去,风约潮平镜里天。”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