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千里海疆行(第十一、十二集)

发布:2016-08-29 07:20:24来源:霞浦摄影网
第十一集《风雨东冲》

在霞浦的东南方,有一个巨大而狭长的半岛,形似一只手臂,从陆地伸向东海,又折收回来。它庇护着霞浦、福安、蕉城和罗源之间的三都澳和霞浦“南乡”六个乡镇的许多村庄,这就是东冲半岛。


东冲之名始于明朝。东冲半岛因最南端的东冲村而得名,它与福州罗源县的鉴江半岛的突出部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怀抱,被拥抱其中的海域便是著名的三都澳.鉴于东冲口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清代《福宁府志》记载,“东冲口为一狭长槽状入口,易守难攻,乃军事要塞之地,其独挡东、南面之寇患,乃福宁之南大门戶。
 
 
史料记载,明代,倭寇大肆侵扰东南沿海,攻城掠地、杀人越货。沿海村落一再内迁。各地官府、民众苦不堪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朝廷中有一位大臣名叫朱纨,他巡抚浙江、福建海道,提督军务,掌管闽浙海防军务.他多次率领兵卒深入福宁湾、覆鼎山等地,讨伐倭寇,战绩卓著。2013年,在东冲村大澳里自然村的沙滩上发掘出一块石碑,碑额刻有“新建官井洋水寨记”。经过专家比对确认,这块明代石碑正是为纪念当年官井洋水寨建成所立。
 
闽东海洋资源丰富,地方官府十分重视海防与海洋经济的发展。咸丰十一年(1861年)闽海关税务司署成立,不久就在东冲设立了海关分局。1899年5月,三都澳设立福海关,东冲海关分局被提升为东冲海关总口,又称常税总关,协助管理闽东各分局(卡)。东冲口及三都澳作为闽东第一批对外开埠口岸,为闽东北特色经济与洋商贸易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通道。而茶叶出口,是闽东对外贸易最主要的产品。三都澳出口的货物中总值90%以上是茶叶,茶叶的税率达12.87%。而东冲口,则是所有从三都澳、起航船只的必经之路。因为贸易的兴盛和海关的设立,给东冲半岛带来了繁华。

 
当年,东冲汇聚了不少寻求财富的外国人。东冲的方言里,称外国人为“番仔”。一时间,带有方言味的洋文音节,开始出现在东冲村的街头巷尾。外国人除了带来了洋文,也为东冲村带来了风格迥异的西洋建筑。这是东冲村口的百年老码头。当年“海关堂”的遗址就座落在码头边。“海关堂”建筑设计精美,西洋风情浓郁。不少有钱人家争相效仿。这栋保留完好的白色的绣球楼,就是当地乡绅出资兴建的。沿着石阶一路向南,在半山腰的茂密草木中,有一座二层小楼,当地人叫做“番仔楼”。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东冲海关司税务长的私人公馆。洋楼红砖全部由海外直接运达东冲当地。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番仔楼”早已人去楼空。仅剩下几面红色砖墙,还保留着最初的建筑风貌。 
当时所有海关的重要职位均由洋人担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东冲中华劝工银行工作的一名福州籍雇员,亲眼目睹了官府无能、洋货泛滥以及待遇的不公,因而愤然辞职。离职前,他拿出自己的积蓄,请工匠在东冲的虎头岗錾下“国货救国”四个大字”。这也成为东冲虎头岗前最醒目的民族呐喊。
 
 
抗日战争初期,美国美孚石油入驻三都,东冲口成为中国石油进口的重要通道。正因为如此,作为海上运输枢纽的东冲口,曾经一度遭到日军的疯狂轰炸。这份1940年8月东京日日新闻社与大阪每日新闻社出版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通过日“攻占三都澳”组图,详细记录了日军1940年7月21日侵占轰炸三都澳全过程。
距东冲海关楼遗址不远,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东冲小学。它也是霞浦县最早建立的4所国立小学之一。1945年5月,侵华日军炮轰东冲,东冲小学被两发炮弹击中。校门的横梁上,依然留着弹孔的痕迹。
 

 
如今的东冲村总人口2500多人,海上养殖是当地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养殖网箱,绵延数公里。优越的水域条件,成就了这个霞浦县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饱经风雨后的东冲,正重新焕发生机。

第十一集《前年古道》

宁静与偏远的山峦莽莽苍苍,连接闽浙的福温古道穿山越岭,绵延而去。


 
古道是就近取材,用山上的麻石或溪里的鹅卵石砌成的。千百年来,在路人的行走与时光的磨砺中,石头圆润的表面透出斑驳的色泽。在那宛若温玉的外表下,是工匠们那份可以留存于世的耐心和细心。

 
 
这条古道经过霞浦县牙城镇的路段,有一个名字很特别的村庄——钱大王村。相传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之一——钱镠 (852-932年),后人称他为钱大王,他的部族曾屯兵于此地,凿古驿道于绝壁,后人故称之为“钱大王村”,并将附近的这座山称为“钱大王岭”。明朝期间,官府还在此设立急递铺,可见这条官道的地位极其重要。


 
福建山高林密,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连绵。限于复杂的地貌条件,远古时期的福建陆路交通非常艰难,以至于被称为“蛮荒”之地。
秦人入闽和汉武帝伐闽越的战争,间接推动了闽地的道路建设。《福建历史地理》记载,秦汉时期,闽地与外省连接的陆路已有五条。
 
 
 
古道大多由朝廷或地方官府修建,也称之为“官道”。汉唐以来,朝廷为了便于调兵遣将,促进贸易和运送贡品,古道建设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唐代,从福州前往西安的古道,除了从南平、浦城,穿越江西北上的路线外,还有一条从连江、罗源,经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北上浙江的古道。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福州)东北至温州,水路屈曲一千八百里,山路险阻。”“(温州)西南至上都(西安)四千五百二十五里。” 
宋朝,福建贸易兴盛,陆上交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福建通志》记载:“宋承唐制,三十里有驿,非通途大道则曰馆。”古官道每隔三十里,还建有铺、馆、亭、站等设施,专供过往使臣、衙役食宿和换乘马匹。 《三山志》记载,福温古道从蕉城飞鸾到福鼎桐山,官府在闽东境内共设立了14个驿站。其中,在现在的霞浦县境内设了4个驿站,分别是 “盐田驿(现盐田码头一带)”、“温麻驿”(现霞浦县城西边如是庵一带)、“倒流溪驿(现水门乡一带)”、“饭溪驿(现杨家溪一带)”等。
 
 
半岭古驿道上,有一座观音亭,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观音亭依山凿岩而建,是福建省保护较好的畲族古建筑之一,也是全省唯一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的畲族现存古建筑。
观音亭附近,有一座依山绕亭垒砌的“观音亭寨”,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古代御敌的寨堡,古堡只设东寨门。由于关隘地势险要,清代福宁总兵曾派兵在此驻守。古道从这里经过,连接了8个畲族村庄。此后数百年,闽浙畲族民众把观音亭寨当成以歌聚会交流的活动的场所。
 
 
 
龙亭村,是霞浦古官道最北的村庄,与福鼎接壤。据说古时候,过往行人都会选择在这里停留。于是,龙亭村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当时的商业贸易服务中心:理发店、豆腐店、茶水店、饮食店……各种商铺林立。浓厚的商业氛围,促进了龙亭村的繁华,也成就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乡绅陈珠琇家族。
陈珠琇原籍浙江平阳,祖上迁至龙亭村一带。他依托这条古道,做旺南北生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他并不贪图自我享受。陈珠琇的老宅规模不大,装饰也极为简单。据说,陈珠琇年轻的时候就以“孝友”闻名,性情慷慨,常常周人之急。乡里有善举,必定鼎力相助,从不吝啬。他经常将家财倾囊而出,用于修桥铺路,行善积德,一生急公好义,为官民所敬仰。
《霞浦县志》记载,“有半岭亭僧乞建观音阁,(陈珠琇)独力任之,费数千金。”陈珠琇还独立重修龙亭村的古道及许多桥梁、庙宇,仅修建杨家溪大桥,“历三载,耗费累万金,几因之破产。”陈珠琇去世后,清宣统皇帝的太傅(老师)陈宝琛感念他孝道慷慨、乐于助人,特意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寒食正梨花,古道多芳草”,随着时代的变迁,镌刻着历史印迹的千年古道,除了少数路段还给邻近的村民带来通行之便外,大都行人寥落,逐渐荒废,只留下杂草丛生,枯木横陈的场景。也许只有热衷寻幽览胜的人们,才会费尽周折,从那长满青苔的古石板上,追寻早已远去的足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