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千里海疆行(第十九集、二十集)

发布:2016-11-06 15:27:03来源:霞浦摄影网
第十九集 《糖塔佳话》

中秋临近,锅炉、模具等制作糖塔的行头又一次被张振望搬了出来。中秋节前的这10多天对张振望来说,既是他赚钱贴补家用的好时机,更是他个人情愫的一种寄托。
 

制作糖塔的工序,首先要将雕刻有各种动物、花鸟的立体模印,组装好,外部用铁丝或麻绳捆紧,放到冷水中浸泡。上锅、点火、煮糖,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其中的门道却甚是讲究。倒适量的糖在锅中烧溶,等其全部溶成糖水后,抹去浮在上面的杂质。火候已到,张振望将一锅滚热的糖浆,徐徐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木质模具里。一会儿,糖浆凝固,去箍取模,一个个造型精美、香气四溢的糖塔做成了。每年农历8月初,在霞浦县城的街道两旁总能见到色彩艳丽、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糖塔,淡淡的糖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的,这让中秋这一传统节日凭添了丝丝淡雅之味。
 
 
据当地文史专家介绍,霞浦的糖塔工艺与古代的兽糖工艺接近。史料记载在东汉时期就已有了成熟的兽糖技艺。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即白沙糖也  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宋应星所著之典籍《天工开物》记载:“凡造兽糖,每巨釜一口,受糖五十斤。其下发火慢煎,火从一角烧灼,则糖头滚旋而起。然后打入铜铫,下用自风慢火温之,看定火色然后入模。模冷糖烧,自有糖一膜靠模凝结,名日飨糖,华筵(yan第二声)用之。”后来苏北鲁西地区流传的糖人供,浙南地区的糖金杏,以及霞浦的糖塔,都是对兽糖制作这种古代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霞浦糖塔的由来,在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的某一个中秋夜,倭寇围攻福宁府(今霞浦),由于当时戚家军的增援力量尚未到达。当地就组织青壮年,制作面饼、糖块等食物给他们补充体力,让他们搬出石头在道路上拖曳,以石头的碰撞响声、人们的呐喊声迷惑城外的贼寇,最终援兵进城后逼退了倭寇。

 
为庆祝这次胜利,群众将面饼称为“光饼”,曳石称为“太平石”,糖块也视为太平吉祥的象征,后经艺人加工、逐渐演变为儿女婚娶纳聘的礼品,起初只有造型简单较小的“鸳鸯”、“公鸡”和福禄寿喜、八仙等人物,这就是糖塔的前身。随着时代的发展,糖塔也慢慢演化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其外形也从单一的小糖人,发展到飞禽走兽以及七层塔、八角亭等形状。由于宝塔历来在民间有镇邪纳吉的寓意,后世就将这些糖制品统称为“糖塔”。送糖塔既可寄情表意,又可供欣赏、食用,童叟皆宜。所以这一习俗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糖塔印模通常采用梨木、樟木等优质木材,横向截取树干中的一段,再竖向将木材平分成二或四块,在每块木材上分别刻制图形。糖塔印模的一端留有大的开孔,方便灌入糖浆,另一端则是封闭的,这种形制也保证了糖塔的重心平衡。制作精致的印模讲究形似神更似,连细微的部位也准确到位,如塔要门、窗、瓦无不清晰可辨;鸟身上的羽毛要秋毫毕现;龙的鳞片要清晰立体,须发要有当空临风之感。吴老搬出自己年轻时雕刻的一些印模,这些模版均由上等樟木雕刻而成。其中有塔模、亭模、麒麟模、公鸡模等,刀法十分讲究。像那对麒麟模,拆开来是三瓣刻板,其中有一瓣系双面雕刻,另两瓣分开。尽管均是反面雕刻,但却是大小一致。像塔的印模,就有七、八瓣,各部分所处位置不同,形神均不一样。
 
老一辈的人都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物质匮乏的岁月里,糖塔是孩子们闹中秋时最喜爱和最值得炫耀的宝贝。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制作虽已风光不在,但这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承载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那份情感,已沉淀为和糖塔一样甜蜜的记忆与乡愁。


第二十集——《曳石风声》

农历八月十五,夜幕降临,这个滨海小镇的中秋活动拉开了序幕。每年的中秋之夜,当地群众便会自发开展一项名为“曳石”的活动。几队人马拉着重达两三百斤的石头在大街小巷上奔跑,沿街群众则燃放鞭炮,呐喊助威。霞浦百姓把这些石头称为“太平石”,“曳石”则意味着祈求平安。这种民间群体性在大街上用绳子拖石头祈福活动在全国独一无二。


 
 在这个热闹愉悦的祈福活动背后,隐藏着一段霞浦民众轰轰烈烈保家卫国的故事。

从明朝初期开始,北至辽宁山东,南至福建广东的沿海百姓,时常被倭寇侵扰。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初一,戚继光以浙江参将身份,带领八千士兵,沿着入闽的通京驿道从闽浙边界到达福宁州城,指挥周边抗倭战斗。
 

 
八月十五日的那天晚上,正当人们沉浸在中秋团圆的喜庆日子时,戚继光却接到宁德(蕉城)、福安方向有倭寇登陆的军情,不敢有丝毫耽误,戚继光快速派兵前往宁德(蕉城)、福安方向救援。然而,正当大部队行进在救援途中时,又有探马来报,在福宁州城松山方向,有一大队倭寇来袭。
在守城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守护福宁州城的安危呢?思考片刻之后,戚继光便召集福宁州城内的青壮年,寻找城内四方形巨石,最好是需数十人才能拉得动的石头为好。
 

 
战鼓声与操练吆喝声传至郊外,刚到城外塔旺街的倭寇听到后,便派探子到龙首山高处观察,只见城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倭寇误以为戚继光早有准备,便下令撤退。不久,接到消息的戚家军大部队也从福安、宁德方向连夜赶回,以防倭寇再犯。
就这样,戚继光急中生智,发挥老百姓的作用,唱了一出空城计,让福宁州的百姓亲自护城,躲过这场中秋大劫。
 
 
此后,每当中秋节晚上明月初升之时,霞浦沿海一带的民众,便会举办声势浩大的中秋曳石活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靖边的英勇事迹。
 

 
八月十五临近,霞浦沙江的巷子里,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都在为今年的中秋节做准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如今的“曳石”所用的石头以及一些辅助材料也有所变化。70多岁的俞春儿正在用竹子制作孩童曳石活动的道具——“竹溜”,3岁的孙子正安静地等待着爷爷制作完成的幸福时刻。
 

 
这一天,霞浦《乡讯》报社的主编吴曦决定从县城回到三沙的老家。今年50多岁的他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吴曦仍然记得,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他和儿时伙伴玩得最开心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们可以推着“竹溜”,和小伙伴一起肆无忌惮地玩起属于他们的“曳石”。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三沙镇举办“曳石”活动已不多见。2015年中秋前夕,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回到城里的吴曦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创作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篇小说《曳石》。
 
如今的“曳石”,没有了当年那股浓重的火药味,人们更多的是借助“太平石”的祈福仪式,保一方太平之意。这片海疆曾经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抗倭御敌,战绩累累。但今天的人们,依旧和四百多年守护家园的青年一样,深情地热爱着这片给予他们美好生活的土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