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千里海疆行(第二十一集、二十二集)

发布:2016-11-07 17:55:54来源:霞浦摄影网
第二十一集——《三沙印记。渔港篇》

清晨,当阳光洒向这片澳口,又将有远行的海船离开避风的港湾,开始他们新一天的海上征程。这里是霞浦县的三沙镇,福建省东北翼突出部,与台湾省的基隆港相距仅126海里,朝发夕至。作为东海之滨的重镇,三沙镇自古就有“福宁门户,全闽锁钥”和“海疆重镇”之誉。      

 
每天,当东海的第一缕晨光到达三沙,陈祥吉就起床干活了。走在网箱之间的窄木板上,将饵料逐一撒下,这些红石斑、鲈鱼是老陈家这一季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陈祥吉每天的生活就是与这些渔货海产为伴,吸着鲜腥的空气,沐浴着咸咸的海风,这是老陈的日常生活,也是无数三沙人的日常生活。
 
 
这片被大自然恩泽的海域,因为丰盛的海产吸引了最初的开发者。又因其处于东海之滨的险要地势,曾经迎来了另一批特殊的住客。由于地势险要,三沙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从唐到清,历代朝廷都曾在此设镇驻兵。如今,三沙渐渐褪去了海防前沿的特殊角色,人们记住的已然是它作为渔港的城镇标签。
 
面临闽东渔场的三沙中心渔港,全国六大渔港之一,海域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是以三沙五澳、四澳、三澳、东澳、西澳等组成的天然澳口。三沙渔港与闽东渔港一脉相连,水深洋阔,潮浪平稳,渔船出入自如,不受风潮制约。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将以三沙为中心的福宁渔港列为全国五大渔港之一,载入《建国方略》,规划为对外开放要港。这天正逢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佳节,在三沙五澳村的这座古老宫庙里,一场属于渔民们的特殊祭祀正在进行。
 

这些讨海的渔家人,用祖祖辈辈的辛勤,成就着三沙这座海边渔港古镇,而这片海域也用它的馈赠回报着这群朴实的劳动者。三沙丰富的鱼类资源并不止限于最基础的捕捞和养殖,一批鱼类加工企业也相继在三沙落了户。
 
 
日落黄昏,陈祥吉乘着自家的小船收工回港。出港,远行,回港。这是渔港小镇最平凡的场景,也是三沙人最朴实的生活,但这看似平常的出征和回归,或许才是成就一代代三沙人渔港梦的因缘所在。


第二十二集——《三沙印记.台缘篇》


大海咸水起浪花,渔民最爱唱渔歌,鱼名编作曲来唱,自古流传在三沙,大海咸水深又深,正月十五唱渔情,章兹出在元宵水,鲤鱼出世闹花灯......    
 

 
这些质朴的渔歌与闽东沿海的渔歌却又有些不同,它们全用闽南语演唱。三沙被称为霞浦的方言岛。除了居住在西澳最本土的三沙人说霞浦话外,其余的三沙人都说闽南语。三沙是典型的移民小镇,共有六七十种姓氏。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平定台湾郑氏政权,终止海禁政策,东南沿海开界。由此,大量的闽南渔民迁徙到此,三沙小镇因此保留了特有的闽南风情,酝酿出独有的三沙风貌。        
 

 
三沙居民楼多依山而建,层层而上的石阶和弯曲的巷道串联起每家每户。沿海风浪大,为了能够抗防台风,人们建起了用石头砌成的居民屋子,将其称为“石厝”。“石厝”在闽南一带十分普遍,而在三沙,这种闽南式的建筑风格也极为常见。


三沙的闽南风情,不仅表现在建筑上,更体现在“吃”上。早晨八点,是三沙小吃店生意最兴旺的时候。鱼丸,虾饼,锅边,三沙式汉堡。。。叫卖声把香气从街头传到街尾,又从街尾引到街头。在众多小吃中,最具代表的当属这“下南糊”。

 
陈细珠在黄老板店里吃了十多年的下南糊,她在三沙的一家台货店上班,趁着吃早餐的功夫便给黄老板带来常用的味精和食用油。吃完早餐,陈细珠回到这家位于五澳码头口的台货店。三沙台货,自清代开始,便在省内外颇有些名气。而三沙台货的兴起,有着很深远的历史地理成因。

 
三沙镇天后宫中这块清道光年间的石碑,便是历史上霞浦三沙港与台湾商贸往来的实证。石碑立于清道光十一年(1832),虽已残缺,但主要内容基本完整。主旨为保护当时贩运台湾大米进入三沙港贸易的客商利益。石碑记录下了三沙与台湾的贸易往来,但三沙与台湾的联系远不止于此。因为清朝政府推行的一项特殊兵役制,三沙与台湾的联系有了血脉之亲。
 
大海咸水明又明 白力比武来招亲 春只使包大合唱 又请虾蛄来弹琴;
大海咸水宽又宽 鲤鱼传信过台湾 四海同心归一统 海中鱼虾庆团圆......
当渔民们再度唱起了这首动人的渔歌,这其中的思念会不会随着那些远游的鱼儿穿越海峡,送到那并不遥远的对岸呢?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