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千里海疆行(第二十五集、二十六集)

发布:2016-12-08 09:28:20来源:霞浦摄影网
第二十五集——《足球岁月》

悠悠历史,浩浩海疆。闽东千年的文明积淀,赋予这块土地独特的文化气息,也培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包括不少才华横溢的知识女性。这其中,就有被后人称为“闽东四大才女”的艺术家。她们分别是出自福安韩阳的诗人曹英庄、蕉城霍童的画家潘玉珂,以及出自霞浦的考古学家,书法家游寿和画家丘堤。今天,我们就为您讲述其中两位出生于霞浦县城的才女——游寿和丘堤的故事。

 
清朝年间,游家人才辈出,连出三名进士。游寿的高祖游光绎为乾隆进士,一代名臣林则徐即出其门下。游寿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逐步成长为闽东第一才女。
 

 
与游家相隔仅百米的丘家也有着相似的家学渊源。丘堤原名邱碧珍,字秀崑。其祖父兆兰,官居五品直录州(陕西省榆林市)同知(副知州)。
1919年,游寿与丘堤同时考入福建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游寿的老师邓仪中先生,文章书法俱佳,教课授徒以严正著称。 
1925年底,游寿的父亲去世。20岁的游寿受乡人推举,接替父亲的工作,继任霞浦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开始了最初的教学生涯。
 


 四年后,为了继续求学深造,游寿考入当时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文学院院长、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等名家,研习先秦文学、考古学、古器物学、书法等传统国学。
 
1933年1月,游寿在南京与时任民国最高法院法官的霞浦同乡陈士诚结为伴侣。婚后生有一子,但不幸因麻疹而夭折。游寿因此十分伤感。

1957年10月,游寿主动报名“支援边疆建设”,与丈夫陈士诚来到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先后担任中文系、历史系副教授、教授。
晚年的游寿生活俭朴,潜心治学。她晚年最重要的成果,一是为黑龙江的古人类活动找到了重要依据,解开了鲜卑族拓跋部的起源之谜,改写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论述。二是确定了霞浦赤岸为日本空海大师入唐时的登陆地。
1994年2月,游寿先生病逝于哈尔滨,享年八十九岁。她就像"炳烛斋"里的那根蜡烛,自己慢慢的燃尽,却照亮了考古学术的殿堂,映红了书法艺术的长空。

 
 
与游寿并称为“书画艺坛姐妹花”的丘堤,也在另一片艺术的天空大放异彩。
 

 
丘堤从小发奋求知,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她极力反对女子师范的清规戒律,与进步同学成立学生自治会,并带头剪去发髻。还利用暑假与游寿一起回到霞浦开办妇女工读补习班,引导和教育妇女同胞与封建制度进行抗争。   
 

 
1933年,她加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美术创作团体决澜社,成为其中唯一的一名女性成员。丘堤也是最为激进、前卫的现代派杰出女画家,被誉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这一年,丘堤不仅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也收获了她的爱情。她与决澜社的创始人之一、中国杰出的画家、教育学家庞薰琹结婚,先后生了两个孩子。此后,因为抗战,两人不断搬家逃难,大部分油画作品在迁徒途中丢失。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丘堤的丈夫、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薰琹被错划成右派,受尽磨难。丘堤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心脏病发作住院治疗。1958年4月8日,丘堤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52岁。

 
 在2000年中华台北秋季拍卖会上,丘堤的画作,以近每平尺200万台币的价格成交,惊动收藏界。至此,丘堤的艺术成就开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游寿与丘堤这两位才女,一生诗书相伴,一世历经磨难,她们的德艺双馨的品格与留世之作,像天空中璀璨的星辰,精致得闪闪发光。岁月模糊了她们远去的容颜,却掩盖不住她们生命的华彩。县后街已远非当年模样,但街边的三角梅却蓬勃依然,仿佛在追寻她们匠心独运、青春不老的时光••••••


第二十六集——《连家船民》


在东南沿海地区,曾有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岸上没有住房,祖祖辈辈常年飘泊在江河湖海,以打鱼为生,被称为连家船民,也叫“疍民”。

 
在闽东沿海,像林恩希这样的疍民,如今虽然在岸上都有了自己的住所,但还有一部分人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那么,这个神秘的疍民族群究竟起源于哪里?他们为何要世代泛舟打鱼,行走在潮海浪尖之上呢?
 
连家船的长度一般为5-6米,宽约3米,首尾翘起,中部平阔,用竹篷遮蔽作为船舱。一条小小的连家船,不仅是全家的交通运输与生产工具,还是生活起居的唯一场所。

 
  “一条破网挂破船,祖孙三代挤一舱”。连家船民祖祖辈辈劳作在水上,吃住在船上,甚至结婚生子都在船上,“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特别是他们开船或或者捕鱼,必须经常躬着身子,叉开双腿,脚趾锚住甲板用力,长年累月就造成腿部、脚掌关节有些弯曲变形。因此,岸上的居民用指代动物的“蹄”辱称疍民为“曲蹄”,带有极大的歧视性。
 
这一排排住房是政府扶持兴建的造福工程新居,现在这个连家船民定居点——霞浦县盐田乡南塘澳村有1400多人,人均收入一万多元,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连家船民林恩希筹资近200万,开展海上网箱养殖,渔业种类十分丰富。不仅拓展了自己的致富门路,还带动了一些连家船民就业。打理完渔排上的事情,林恩希就会开船去采购一些生产生活用品。
    
四十出头的连家船民刘安辉是南塘澳村的党支部书记。今年,他与村民一起投资30多万元办起了新技术青蟹养殖,带动了村民发家致富。 
 
过去,连家船民的子女基本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上岸定居之后,他们的孩子都走进了明亮的教室。
连友生是盐田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他从连家船走上岸,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海还是那片海,但连家船民现在的生活,却早己改变了过去的模样。从激流险滩和狂风恶浪中穿行过来的连家船民们,正以跌宕起伏的生活变迁,为自己这个独特的族群谱写了一部千年史诗,也成为千里海疆一个不朽的传奇。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