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国内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霞浦竹江村汐路桥

发布:2017-06-20 10:02:49来源:霞浦摄影网
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
岁月像过滤的筛网,
筛去记忆中的泥土,
留下来的都是光芒万丈。
 
 
闽东就有这样一座特殊的桥,说它是桥又不像桥,说它是路又不像路,一段是桥,一段是路,是一座路路桥桥,桥桥路路的特色路桥,也许整个闽东就只有这样一座。
 
汐路桥位于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小马村,又名达路桥,系连接陆地与竹江岛的石桥。是国内目前发现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且于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大海涨潮的时候,这路就被海水淹没,当退潮的时候,这路桥就露出水面,方便那些潮水褪尽渡船无法行走有需要来往岛屿与陆地的人们。此桥得凭潮汐涨退行走,故称汐路桥。又因路桥是修建在滩涂上,故被游人称赞为“滩涂之路”。
一般来说,建筑的堤坝都是直直的,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路桥却建得弯弯曲曲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解的人听了这话往往会心一笑,然后对着你将这个流传在竹江,关于郑启昂的传说娓娓道来。
 
传说大约在清同治年间,竹江岛有个叫郑启昂的财主,带着一个书童上京考举。路经一家客栈,客栈主人捧出三杯清茶招待他。他感到很奇怪,便问:“我们就两人,您为何泡三杯茶?”主人解释说:“在你们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鬼,它在暗地里反对你科举求名,你应该回家修一条一铺长的路桥,做件善事,为民方便。”郑启昂仔细一瞧,看出说话人是一副道人仙骨形象,便听从了他的指点。 
回家后,郑启昂连同他的兄弟决定一起修路。竹江岛四周都是海,外出很不方便,兄弟俩就选择了竹江岛至小马村这段距离修路桥。他们买下岛南对面的一片山石,请人凿石运石,抢在海水退潮时填土铺石。当路桥基初步成形时,他们丈量一下,还不足一铺长,觉得不能达到道人的要求,于是就改建成弯弯曲曲的,足可拉成一铺长。 
听着虽觉神奇,却也反映出一个令人敬佩的哲理:追求名利总是虚的,踏踏实实为人间留点方便才是实的。其实,住在竹江岛的郑氏祖先早就苦于岛民行走的不便,心里长期酝酿着能让岛民方便走向大陆的计划。终于,一场巨大的筑路桥工程开始了。
清乾隆年间,竹江岛乡绅郑绣轩提出倡议,得到郑氏家族的全体赞成,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郑启昂献出巨资,开始全面筑建。由于地处滩涂泥泞中,建路桥时,路桥基就用松树打桩,铺垫杂木草皮,然后铺上条石横竖三层砌成。历经三年建成,路桥全长达3651米,最宽处有1.8米,途经六条港道时,搭起六座桥,最高有2.9米,其中有四座桥,桥孔上下二层,边有小孔,具有排潮防潮的作用。而后一度被潮水冲垮,其子郑琼森又进行三次大修。
 
有了从岛上通向陆地的路桥,大大方便了岛民,但来来去去必须算准潮汐,行走汐路桥得有经验,否则是有生命危险的。如果算不准潮汐来去时间,走进半中间,潮水来了,进退不是,人的步伐是跑不过潮水的,那必将被海水吞没。
汐路桥的修复不仅大大方便了竹江,小马村群众的出行交流,且这条路横穿了整个海带的养殖和凉晒海带的区域,这给摄影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将吸引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采风。
 
竹江是个孤岛,又称竹屿,位处东吾洋西北海中,四面环海,以岛上产竹,四周临水而名,老早就享有“小台湾”的美名。这个小岛虽然面积不足0.106平方公里,却是一块宝地和福地,当地人代代称之“浮地”。
因为,涨潮时小岛便浮起来,落潮时候小岛便落下去,每年夏季的亚热带台风,几乎不会造成海水灌岛的场景。事实也印证了这个传说:竹屿岛经历了历史上历次台风,大潮,临海的房子和街道从来未被凶猛的海水浸漫过。
行走于汐路桥上,就如梦初醒似的伴着夕晖,整个世界都静谧安详。“滩涂之路”让游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这份宁静、海风吹来,十分惬意。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