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福建霞浦杨家溪以及千年古道

发布:2017-12-20 19:58:36来源:霞浦摄影网

世界上秀美的自然景观不少,有的很早就“出道”,有的则“大器晚成”。杨家溪属于后者。这条集滩、濑、潭于一体的溪流,过去鲜为外界所知,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戏称;改革开放后被“发现”,如今是闻名遐迩的旅游热点。它位于霞浦县东北部,源自柘荣县东山顶与目海尖两大高峰,绕经风光奇特的太姥山奔流而下,注入牙城湾,山海交响,魅力非凡。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笔者走访杨家溪,已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在多年前的七月中旬,那些日子福州气温很高,酷热难耐。期间的一天,本单位组织离退休同志前往杨家溪,以体验清凉爽快的乡野生活。上午九点半,我们一行抵达溪边渡头村,准备从那里乘坐竹筏游览。以往,溪水溢过坝顶,竹筏可在坝上直接驶出,但久旱无雨,这里的水位已经降得很低,游人必须徒步走近坝底才能登筏。其时,烈日当空,轻风徐徐,浅浅的溪水缓缓而流,坐在筏上的我们并不觉得有多热。然而前行一曲(杨家溪共七曲),竹筏便搁了浅,需要筏工将其推向有溪水之处才能再次起划,而当同伴们重新登上竹筏,很快又碰到了沙滩被迫停下来。如此反复几次,大家就有点不耐烦了,但看见筏工们的辛苦状,也都释然。

611df56b38502ea1c13901ad8ed3929e
 
小溪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那次到杨家溪,纯属旅游,回来后写了篇小文章《半是撑筏半推舟》登在报上。这次则是因参加“走进霞浦”采风活动而来,“重任在肩”,不敢有些许怠慢。然而不巧的是,景区修路而暂停开放,没有了竹筏可乘,只得坐车前往。
游览杨家溪,先看枫树林。这似乎是惯例,因为那片超过一万株、令人倾倒的枫树林就在必经之地的渡头村。上次参观后留下深刻印象,转眼已过去了好几年,“老朋友”情况如何?心中不免念叨着,于是欣然前去“探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指秋天的枫叶黄里透红,犹如绯云停驻,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美丽、红火。如今是四月底,时令已近初夏,看不到“红于二月花”的景象,虽然不无遗憾,但环顾四周,面对江南地区现有最大的这片枫树林,依然有种满足感。
枫树林的前面,分布着一些年代久远的榕树,高柯成排,古朴怪异,被称为全球纬度最高的一片古榕。其中岁数最大的那棵已有800多年历史,而且与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有关。据当地传说,晚年的朱熹曾到过杨家溪村,这位智慧的老人对周边环境审视一番之后,出于臻善其“风水”的想法,建议村里栽种榕树。第二年,这棵小叶红皮榕就落户溪边。如今,它高29米,冠幅占地3亩多,堪称榕树之王,且因历经沧桑,树干中空,出现可相贯通的7个洞,成了当地一大奇观,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榕枫园近处,有两片桃花林,春暖花开,景色绝佳;溪边有成片的荻花滩,春夏绿叶如茵,秋冬白花遍野,有人形容其“远似浮云近似烟”。
榕枫园里,还有口古井颇具特色,上次参观时居然被“漏”了。此次由牙城镇熟悉情况的老陈带路,我们“一眼”就看到它。这口古井与众不同处在于,取水时无需用绳索提吊木桶,而是可直接拿勺子舀,因此俗称舀水井。走近古井,只见地面通向底下的井口,有两条石阶路分列左右。一条是供前往挑水的人下去,一条是供舀足水的人上来,互不干扰,而且都是“靠右边走”,可见这个交通规矩,古人很早就懂得并认真地加以遵守。
从渡头村到上游景区,有条新修的公路正在加紧施工。我们乘坐的汽车不断与迎面而来的推土机、搅拌机、拖拉机、三轮车等交会,由于路面被一些沙石、杂物所占,变得很窄,每次都得暂停下来,让对方先过去。后来有辆推土机横在路中间操作,看样子一时无法完成任务,我们不想久等,便干脆下车步行。
可能是因为离海较近,杨家溪素有“海国桃源”之誉。这里峰峦起伏,山风凉爽,奇花异草遍野。徜徉于溪边路上,放眼四野,凝视清澈见底的流水,令人心旷神怡,其情其景正如辛弃疾的一首词所描述的那样:“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生查子·独游雨岩》)
走过一段路,老陈告诉我,如今游杨家溪,不再有当年那种自下而上逆水行舟的项目,而是像武夷山九曲溪那样,竹排自上而下顺水漂流,码头就设在中游的通津桥附近。
通津桥是座古桥,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明天顺四年(1460年)、清雍正十年(1733年)先后重修过。其东西两边各建一座塔,高3米半,内设神龛,供奉泗州佛(唐代西域碎叶人,法号僧伽,一生传经弘法,为民治病。李白写有《僧伽歌》一诗,反映其生平。民众对他的信仰主要流行于福建等南方各地),佛像基座上分别镌刻建造的年份。老陈说,通津桥已不存在,只剩下岸边的《通津桥碑记》以及对岸的一个残墩。
听完此话,我问道:上次来此游览,导游将我们刚才走过、仍保存完好的石板桥称之为通津桥,网上也这样说,难道错了?老陈回答:“的确错了,那是杨家溪石板大桥。”原来,在通津桥被冲毁100多年之后,即清同治九年(1870年),当地的乡绅在通津桥原址附近修建了一座石板大桥,并冠以“杨家溪”之名,时任福宁知府周懋奇还亲自撰写碑文予以表彰。
杨家溪石板大桥很有特色,它由桥栏、桥墩、桥帽、桥板、桥撑组成。每孔桥面铺六块石板,长4米,下面安装两个桥墩,每个桥墩左右边又用石柱倾斜支撑着。在距桥墩北面约2米处,还横向间隔竖着20多根粗大的石柱,用以阻挡和消解洪水带来的树木与杂物。专家们说,杨家溪石板大桥的这种设计,近似于现代的防浪堤,在中国古代桥梁中非常罕见。
连接杨家溪石板大桥的两端,是一条驿道,也称“官道”,据说秦汉时就开辟了,有人因此说它是古代的“国道”,全长约20公里。它南下福州,北上温州,乃福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全部由产于杨家溪的青石铺就,至今仍保存比较完好。踏上青草萋萋、蜿蜒伸向远方的古道,能让人浮想联翩,回溯往事。在与堪称“杨家溪通”的老陈交谈中,既说到千百年来,不绝于途的富商大贾、贩夫走卒与赶考举子,也细述一些往返于这条古道或定居于周边的名人。他们当中,既有赴任的官吏、避难的学者,也有隐居的文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古代的军事要道,历史上不乏有征讨大军、义勇之师或溃败残部经过此地。
回到福州,我参考了一些古籍和相关资料,对发生于杨家溪古道及其附近的人与事加以梳理,从中看到它的人文历史竟是如此厚重,于是不惜篇幅作如下介绍:
公元前110年(汉元封元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平定闽越国(开基王无诸),派大军兵分四路入闽,其中一路取道瓯闽分水关经杨家溪古道,奔赴东冶(今福州)。
公元807年(唐元和二年)至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杨家溪一带先后建起小溪寺、昭宁寺、兴福寺、观音寺、报德寺,佛事兴旺。
904—944年,唐朝末年,有“闽中之全才”美誉的林嵩,来到杨家溪上游龙亭瀑布之下,筑“梨花草堂”,过着修身养性、恬然自在的生活。曾有诗云:“一任旁人谈好恶,此心不愿愧青天”,可见人品的高尚。他对太姥山情有独钟,被誉为宣传、推介太姥山的“第一位形象代言人”,其《太姥山记》仍为今人所津津乐道,文中提到“峰上曰白云庵,又上曰摩尼宫”,很可能是现存有关摩尼教的最早记载。
945年(后晋开运二年),吴越王钱弘佐,趁闽国内乱,与南唐一起,分水陆二路发兵攻闽,其中陆路由永嘉(今温州)入境,经杨家溪古道南下,占领福州,消灭其国。这支军队拓建的山路称“钱大王岭”,至今仍在。半山上有座青龙寺,某作家形容它“像蜂窝一样吊在悬崖峭壁上”。从那里俯视杨家溪,两岸景色尽收眼底,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1158年(南宋绍兴二十八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赴宁德任主簿,从家乡会稽(今绍兴)途经永嘉、瑞安、平阳,越过闽浙分水关,经杨家溪古道,夜宿饭溪驿,次日南行到宁德。这是诗人政治生涯的开始。
再过10年,1168年(南宋乾道四年),状元出身的王十朋赴泉州任知府,从永嘉出发,过杨家溪古道,也在饭溪驿留宿,还写下一首诗:“甑屿饱曾见,饭溪名始闻。老怀如子美,到处不忘君。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白随人。”(《宿饭溪驿》)
1199年(南宋庆元五年),朱熹因朝廷禁“伪学”,由古田、宁德而避地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县城),其间由赤岸经杨家溪(时称饭溪)到潋城(今福鼎市秦屿镇冷城村)。据说在杨家溪村时,朱熹听人讲了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个上京赶考的读书人,路过杨家溪的三叠石,与村姑比对对。读书人先出上联:“展扇半个月”。村姑应以“击鼓一声雷”,对得很工整。接着轮到村姑出对,她指着身边的三叠石,朗朗地念出两句诗:“金花三叠石,何时能补天”?原本很有把握的读书人此时却傻了眼,搔首半天都续不下去,非常惭愧,觉得连村姑都比不了,上京赶考还能有什么希望?便一头撞死。朱熹听了这个故事,很为当年的那位读书人惋惜,并替他续了后两句:“一山云雾起,霄埌两相连。”对于这个故事,笔者以为,当作民间传说听听无妨,至于朱熹有否为那位读书人续诗,则不可轻易相信。
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文天祥率领抗元义军由温州前往福州,有一支队伍经过杨家溪古道,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与拥护。文天祥还作《长溪(即今霞浦)道中》诗二首,其一云:“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舟。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表达了这位爱国者为大宋江山尽忠到底的一片赤子之心。
1662年(清康熙元年),大筼筜巡检司(地址先后在蒋洋、大筼筜、秦屿堡)迁移到杨家溪村,改名为杨家溪巡检司。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杨家溪古道一带的治安状况可能比较糟糕,有关部门出于加强管理,才将巡检司移驻这里。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5月29日至6月5日,溃败中的日本侵略军六十二独立混成旅一万多人,自霞浦前往福鼎,路过杨家溪古道,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灾祸。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间,国民党汤恩伯兵团李延年部约三万多人,自浙江溃退入闽,途经杨家溪古道。败军之旅,士气低落,黯然而过。
岁月悠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我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6月16日,三野的188、189两个团,以“向前!向前!向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自福鼎向霞浦进军,穷追一败涂地的国民党部队,进入杨家溪千年古道,当地老百姓自发帮助抢修石板大桥,他们很快就顺利通行,于6月17日解放霞浦。其后,这两个团继续向南挺进,参与8月17日解放省会福州的战斗。这是杨家溪古道历史上最值得书写的一笔。
据记载,新中国初期,杨家溪古道仍然是霞浦县通向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直至1956年,霞浦与福安、福鼎相连接的公路修通后,它才正式退出闽东交通的历史舞台。
谈杨家溪,不能不提及家喻户晓的杨家将。
上次游览时,导游绘声绘色地讲了许多有关杨文广“平定南蛮十八洞”,以及“卸甲潭”、“鳗精石洞”等景点介绍,说杨家溪的名字就是因杨家将而来的。笔者听后有所保留,因为史实告诉我,作为北宋抗击辽、西夏的名将杨文广,主要的活动范围在北方,即使曾随狄青南下,也是去广西平叛而非来福建剿蛮。导游之所以把他与杨家溪联系起来,很可能是出于吸引游客的缘故。这种现象在另一些风景名胜处也存在,其出发点可以理解,但所说的人与事则需要甄别,不能一概当真。
写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既然杨家将没有到过福建,为什么霞浦县的这条溪叫“杨家溪”呢?我是这样认识的:沿溪两岸的村民多数姓杨,有的甚至以“杨家”作为村名,于是人们将这条从自家门前穿行而过的流水称之为“杨家溪”,可谓顺理成章,合乎起名的一般习惯。
“山海交响”的杨家溪,景区自龙亭瀑布至渡头村,全程11.5公里,分上中下三段,笔者两次走访都只停留于中下游,尤其是这一次,没有竹筏可乘,只得徒步行走,且“路途坎坷”,颇感遗憾。或许是为了“安抚”,牙城镇的同志宽慰道:“下一次定让你游个痛快,尽兴而归!”
我相信他们的话,心中充满期待。


相关热词搜索: